第148章 这一切让何雨柱一夜成名

  秦淮茹闻言喜上眉梢,轻轻点头。

  秦家如今生活富足无虞。

  “柱子,外面议论纷纷,说辞都不怎么中听。”

  秦淮茹突然开口。

  “我知道,这种事哪能瞒得住。

  不就是说我有了媳妇就疏远父亲吗?

  可淮茹,你也清楚,当年何大清带着白寡妇上门讨房的事吧?”

  提起往事,何雨柱便气愤难平,甚至想直接找上级理论。

  当时恰遇一位农民相助,交付了一百斤大米,才平息此事。

  一百斤大米,在两个月后已不再贵重,第二年每户人家的大米都成倍增长。

  到去年,大米的定量供应甚至取消了,随时都能花钱购买!

  估计何大清和白寡妇得知后都要崩溃了!

  “不错,这五年来,白寡妇那边一直没敢来找麻烦。”

  秦淮茹浅笑回应,这已是他们最失败的一次谋划。

  三叔每每提及此事,都当作笑话讲,院里人听了也都忍俊不禁。

  如今一百斤大米不过三月工资便能购得,而粮食增产技术已推广至全国。

  这种新大米的口感虽略逊原种,但普通食客难以察觉差异。

  关键在于其生长周期短、产量高,除偏远地区外,其他地方早已无需为稻米发愁。

  五年多以来,何雨柱始终婉拒农民伯伯邀请他投身农业部工作的提议。

  三年前,他关于改良大米的研究成果还被官方媒体报道过。

  龙国当时掀起了一阵热潮,何雨柱几乎成了人们的信仰。

  有人说他是救世主,因为他拯救了许多人的性命。

  原本注定要饿死的人们,现在都有了食物。

  这就像钢铁生产饱和后会带动其他行业一样,粮食丰收也促进了养殖业、酿酒等行业的发展。

  粮食丰收后,市场上的肉类供应充足,价格还略有下降,因为粮食变得充裕了。

  这一切让何雨柱一夜成名。

  普通民众或许没太多感触,但一些关注时事的官员和科学家,都明白何雨柱名字背后的重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院子里的人还以为他只是参与实验的一员,却没想到他的贡献如此巨大。

  那时候,无论他走到哪里,总有人带着敬意看他。

  然而时间久了,这种热度渐渐褪去,毕竟没有人为此过度宣传。

  不过,这件事让何大清和白寡妇颇为不满。

  一百斤大米现在几乎一文不值,远不如一间房子有价值。

  但此事已成定局,他们只能认命。

  “人心难测,别人怎么想我管不着。”

  何雨柱边吃饭边说,他深知太过在意他人评价会让自己活得很累。

  秦淮茹听后笑了,提到厂里的李副厂长,说他一直对何雨柱推崇备至,若非何雨柱提起,她还以为两人关系密切。

  何雨柱叹了口气,表示李副厂长确实令人钦佩,放弃了多次调动机会,始终留在原地。

  “谁能想到,他其实一直觊觎厂长的位置。”

  何雨柱笑了笑。

  “他想当厂长?

  简直异想天开。”

  秦淮茹冷哼一声。

  作为何雨柱的妻子,她虽对李副厂长的礼貌感到满意,但也本能地不

上一章目录目录下一章